1、酒精含量33%,酒后驾驶如何断定
对于酒精含量33%的状况,这明显是酒后开车的范畴。
1.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汽车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即被视为饮酒后开车。因此,酒精含量33%的驾驶行为,将被断定为酒后开车。
2.交警在发现驾驶员有饮酒嫌疑时,可用呼吸式酒精测试仪进行现场检验,并由被检人当场签字确认结果。若被检人拒绝签字,只须有两名交警在场,检验结果依旧有效。
3.一旦断定为酒后开车,法律快车提醒,驾驶员将面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一系列处罚手段,包含但不限于暂扣汽车驾照、罚款等。
2、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断定标准
酒后驾驶与醉酒驾驶的断定标准主要依据汽车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1.假如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但小于80mg/100ml,这是饮酒后开车,即一般所说的酒后驾驶;
2.假如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则被视为醉酒后驾驶车,即醉酒驾驶。这一断定标准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确规定。
在实质操作中,交警会通过呼吸式酒精测试仪或血液测试等方法来确定驾驶员的酒精含量,从而作出相应的断定。